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健康专栏 > 子宫保养 >

阿司匹林为何能改善薄型子宫内膜

发布日期:2022-04-25
阿司匹林为何能改善薄型子宫内膜
阿司匹林上市于1898年,到2016年止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对头痛、牙痛、关节肌肉疼痛以及痛经等中等的钝痛效果非常好。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很奇怪,我哪里都不痛啊,也没有发热,为什么我的医生也让我服用阿司匹林呢?
大家稍安勿躁,接下来,听我说说阿司匹林的另一大作用——抗血栓作用。 近年来广州助孕机构的药理学家们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在生殖医学领域,对于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由于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内皮细胞、血小板膜上带负电荷的磷脂发生反应,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影响绒毛及胎盘发育,从而导致流产。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从而防止血栓烷A2(TXA2)的生成而起作用(TXA2可促使血小板聚集)。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100mg/日)和泼尼松(10-20mg/日)联合应用,可以起到抗凝、抗免疫的作用,解决复发性流产有较高的成功率,而且对子代的发育无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阿司匹林还可以改善代妈子宫动脉血流、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受精卵着床,因此也常常用于薄型子宫内膜的解决。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阿司匹林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它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抑制血小板凝集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改善局部微循环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或加重出血。所以,在外科临床,手术前一周应停止服用阿司匹林,以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术中出血不止。
不过,在生殖中心,阿司匹林都为小剂量且短期服用,取卵手术相对创伤比较小。所以,我们只要在术前一天和手术当天停服就可以了。

站内搜索